分布式光伏發電是什么?分布式光伏發電特指在用戶場地附近建設,在配電系統平衡調節為特征的光伏發電設施,是一種新型的、具有廣闊發展前景的發電和能源綜合利用方式,它倡導就近發電,就近并網,就近轉換,就近使用的原則。
國家對分布式光伏發電有量化的定義,國家電網發布的分布式光伏發電的概念如下:
1.位于用戶附近,所發電能就地利用;
2.以10千伏及以下電壓等級接入電網,且單個并網點總裝機容量不超過6兆瓦的光伏發電項目。
后來,國家能源局出臺《國家能源局關于進一步落實分布式光伏發電有關政策的通知》,文中提出:
“在地面或利用農業大棚等無電力消費設施建設、以35千伏及以下電壓等級接入電網(東北地區66千伏及以下)、單個項目容量不超過2萬千瓦且所發電量主要在并網點變電臺區消納的光伏電站項目,納入分布式光伏發電規模指標管理,執行當地光伏電站標桿上網電價。”
隨后,國家電網公司做出了自己的解釋,在《國家電網營銷[2014]174號國家電網公司關于印發分布式電源并網服務管理規則的通知》中分布式電源定義為:
第一類:10千伏以下電壓等級接入,且單個并網點總裝機容量不超過6兆瓦的分布式電源;
第二類:35千伏電壓等級接入,年自發自用大于50%的分布式電源;或10千伏電壓等級接入且單個并網點總裝機容量超過6兆瓦,年自發自用電量大于50%的分布式電源;
第三類:接入點為公共連接點,發電量全部上網的發電項目,小水電,除第一、二類以外的分布式電源。本著簡便高效原則做好并網服務,執行國家電網公司常規電源相關管理規定。
第一、二類,基本上分別代表屋頂分布式和地面分布式項目,第三類對應全額上網模式的分布式項目。
什么是分布式光伏發電的問題十分重要,必須研究清楚,否則在辦理電站驗收時,會被限定項目的性質及補貼方式。